医院新闻/ Hospital news
争分夺秒,这名医生冲出诊室紧急救治呼吸困难老人……
时间:2月7日上午7点50分
地点:医院门诊一楼东侧诊室过道内
人物:79岁的王奶奶(化名)坐在过道椅子上
发出阵阵急促的气喘声、呻吟声
……
当时,王奶奶在家人的陪同下刚到医院,我院分诊人员根据其症状指引她去急诊,进入门诊大厅后,还没来得及挂号,因呼吸急促,就近找到椅子坐下来休息。
听到声音,在诊室内交流工作的急诊科袁超睿主任初步判断该声音源于呼吸困难患者,心衰的可能性较大,需要紧急抢救。他立即冲出诊室,只见一名老人坐在过道的椅子上,喘促明显,呼吸困难,大汗淋漓,紧急评估老人病情并与家属简单沟通后,袁超睿主任第一时间帮助家属找来轮椅,将老人推进急诊抢救室。
从发现患者异常
到将患者送至急诊抢救室
全程仅三分钟!
在急诊抢救室内,医护人员立即给予吸氧、利尿、扩血管等一系列对症治疗,经询问其家属,老人有十多年的慢阻肺病史,特别是寒冷天气病情经常反复,经过及时抢救,老人症状稍稍缓解,急诊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源性心脏病、心衰,随后转入呼吸内科住院治疗。
袁超睿主任介绍说,当时的情况十分危险,在等待的过程中,老人随时有猝死的可能,好在得到了及时救治。
在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刘林为其进行了详细的检查,老人两肺有明显的湿啰音和哮鸣音,血压、心率较高,立即给予呼吸机、导尿、平喘等对症治疗。
经过检查,老人的炎症指标高,血气提示氧分压低、二氧化碳分压高,属于典型呼吸衰竭,N端-前脑钠肽指标高达8500pg/ml,提示心脏功能差,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部感染,呼吸衰竭,肺源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
经过积极治疗,患者症状明显好转,次日查房时,老人已经从刚来时的上气不接下气,到现在可以与医生正常交流。目前,老人还在进一步治疗恢复之中。
洪泉科普
什么是慢阻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通俗点说,就是气管变窄了、堵了,吸进去的气会憋在里面,所以喘不过气。我们的气管进入肺里面之后要分成很多小支气管、肺泡,慢阻肺堵的就是这些小气管。这时候,吸气时气体还能进去,当呼气时气体出不来,肺就跟气球一样被吹胀了。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喘息和呼吸困难,即使从事一些日常活动如爬楼梯、去超市购物也会气喘吁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慢阻肺患者应该如何保养?
慢阻肺是一个急性发作的疾病,在平时应注重保养身体,不能受凉。这类患者往往比较消瘦,容易出现营养不佳,所以,要合理饮食,增强体质。要适当运动,做做呼吸操,每天早晚锻炼缩唇呼吸,就是将嘴唇缩起来,再深呼吸,呼到底,吸到底,缩唇呼吸每组10次为宜,每天建议三到四组,可以锻炼肺部肋间肌肉的力量。对于一动就喘的患者,可根据病情在家庭中自备制氧机,做好家庭氧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