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Hospital news
【洪泉科普100问⑤】:肺里有个小结节,我该怎么办?太纠结了!
“医生,我体检查出肺里有个5mm小结节,会不会变成肺癌,需不需要做手术?”
“不必太紧张,临床中,大约95%的肺结节都是良性的,可以继续观察和随访。”
很多人查完胸部CT,发现自己有肺结节,往往茶不思饭不想,陷入恐惧之中,怕发展成肺癌。其实,大可不必太慌张。今天就来给大家科普肺结节的相关知识。
Q1 什么是肺结节?
肺结节是肺里面一个边界清楚的密度增高影,肺结节不是疾病诊断名称,而是形态学描述。我们把≤30mm称为肺结节,>30mm称为肺肿块,正常10mm左右的结节比较常见。20mm≤大结节≤30mm,10mm≤小结节<20mm,5 mm≤微结节≤9mm,粟粒结节≤4mm,结节的大小指导了是否需要随访或手术。
Q2 小结节越多,是不是恶变的可能性越大?
根据结节的密度不同,可以分为三类:实性结节、亚实性结节和磨玻璃密度结节。其中,亚实性(半实半磨)结节的恶性概率高,依次为磨玻璃密度结节、实性结节。对于实性结节,如果是多发性的,特别是直径<5mm,那么,恶性的可能性非常小,恶性概率小于1%。但如果是亚实性(半实半磨)结节和磨玻璃结节,“多发”其实提示不好的信号。对于临床医生来说,数量越多,分布范围越广,处理起来难度大,病人如果手术创伤也更大。
Q3 肺结节是否都要一切了之?
有人查出肺结节后,反复请求医生“一切了之”,宁可错杀三千,不能漏过一个。临床中,大约95%的肺结节都是良性的,可以继续观察和随访,最终确诊为肺癌的只有5%左右。是否有恶变的可能,是否需要手术,应交由正规医院、专业团队评估肺癌的风险,做出准确的抉择。如果确诊为良性的,应根据医嘱进行随访观察。而经过专业医生排除良性、推荐去手术的高危结节多数是肺癌早期,经过规范治疗有望治愈。
Q4 得了肺结节,如何定期随访?
医生会根据肺结节的诊疗规范,根据结节的形态、密度、边缘以及实性成分,做出个体化肺结节的随访流程。一般5mm以下的结节,通常建议一年以上间隔的随访期;6-9mm的结节,一般是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随访间隔,如果在随访过程中发现,肺结节增大、肺结节数目增多、肺结节密度增高等,在这些因素的综合分析之下,考虑是否需要手术;如果说在随访过程中,患者始终茶不思饭不想,严重影响了生活和工作,成为了一种精神负担,那么,这也是一个手术指征。
Q5 肺癌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所谓的“肺癌高危人群”,即50岁以上、个人肿瘤史、直系亲属肺癌家族史、肺部疾病史(如慢性阻塞性肺病或肺纤维化)、有长期二手烟接触史、长期油烟吸入史、吸烟指数达到400包以上者(即吸烟一天的包数乘以年数,如2包/天×20年=400包)。需要每年体检。
此外,反复咳嗽3个月以上,无肺炎、慢阻肺、慢性咽炎、慢性鼻窦炎或消化道相关疾病的慢性咳嗽人群,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做低剂量CT检查以排除肿瘤性病变。